12/11,蘭陽平原又濕又冷,但傳統藝術中心還是有不少遊客,曲藝館的上座率很高,我們的演出搏得觀眾熱情的回應!
就來看幾張精采照片吧:
「臺灣崑曲引路人」主角─陳彬老師飾演《繡襦記.蓮花》鄭元和,穿著一身補丁的富貴衣,在大街小巷唱著【蓮花落】。
好在,沿街乞討的鄭元和,遇上了舊日情人李亞仙,至少可以免於飢餓啦!
「你的鞋子好漂亮喔!」演出結束之後,遠道而來的外國朋友,好奇地盯著彩鞋!
感謝巨森先生攝影!更多照片請點相簿!
活動詳情:
12/11,蘭陽平原又濕又冷,但傳統藝術中心還是有不少遊客,曲藝館的上座率很高,我們的演出搏得觀眾熱情的回應!
就來看幾張精采照片吧:
「臺灣崑曲引路人」主角─陳彬老師飾演《繡襦記.蓮花》鄭元和,穿著一身補丁的富貴衣,在大街小巷唱著【蓮花落】。
好在,沿街乞討的鄭元和,遇上了舊日情人李亞仙,至少可以免於飢餓啦!
「你的鞋子好漂亮喔!」演出結束之後,遠道而來的外國朋友,好奇地盯著彩鞋!
感謝巨森先生攝影!更多照片請點相簿!
活動詳情:
護花-向臺灣資深戲曲藝術家致敬
文/ 楊純純 圖/ 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
(文建會電子報 第0165期 發行日:100/11/25)
![]() |
宋泮萍戲照 |
臺灣的傳統藝術能夠傳承不輟、生生不息,除了這塊土地給予的豐饒養份,文化與生命相伴而生,更因為一群藝術家們的無私傳授,傳統藝術方能源遠流傳,綻放芬芳。時值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,為了感念長久以來堅心守護臺灣傳統戲曲的資深藝術家們,文建會所屬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特藉由規劃「護花-向臺灣資深戲曲藝術家致敬」系列演出,邀請六組在傳統戲曲領域上貢獻良多、桃李滿門的藝術家們參與演出,並於11月12日起每週末上午11:30、下午14:30各一場,在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陸續登場, 每場次約60分鐘,免費索票入場。透過資深藝術家們與其學生默契絕佳的攜手聯演,再現傳統藝術經歲時積累浸潤的智慧之光與美好生命。
11/26-11/27掌舞風華,十指繞成千萬軍-林金鍊、許正宗+【新西園掌中劇團】
林金鍊,臺灣跳鍾馗名師,15歲跟隨父親林祥以新竹景春堂布袋戲團遍演各地,兼習道士科儀、布袋戲及傳統「跳鍾馗」祭儀,18歲起師承李天祿學習布袋戲。2010年獲第16屆「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」、2011年又獲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,
【新西園掌中劇團】則由著名演師許天扶的長子許欽成立於1952年,現由小西園第三代傳人許正宗繼承領導。1951年出生於新莊街的許正宗,從小在父親許欽與叔叔許王的教導下,習得一手布袋戲技藝,文戲武戲皆擅,尤其擅長木偶雜耍特技, 2009年獲第15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。
12/3-12/4人間國寶,八十高齡正青春-陳剩+【陳剩歌仔戲劇團】
陳剩師承歌仔戲界有「戲狀元」-蕭守梨,自1950年起即擔任當家小生。她長期執著並擅演做工扎實的正統古路戲,經歷內台、外台、廣播歌仔戲台柱要角,功力深厚,經驗豐富,目前仍持續傳統藝術薪傳。1994年獲教育部民族藝術傳統戲劇類薪傳獎;2008年「臺北市首批傳統藝術登錄名單」,首列陳剩,媒體稱之「人間珍貴活遺產」。
![]() |
陳美雲-楊金花劇照 |
12/10-12/11奼紫嫣紅,臺灣崑曲引路人-陳彬、宋泮萍+【水磨曲集崑劇團】
陳彬與宋泮萍皆為臺灣崑曲名家徐炎之先生暨夫人張善薌女士門生,1987年,徐門子弟共組【水磨曲集崑劇團】,兩位歷任團長與副團長迄今。
兩位老師對於崑曲的熱愛與努力,不僅積極帶領團員開發整理崑曲劇目,也進入校園從事崑曲教學之工作,持續領導水磨曲集在舞台表演、社會推廣、教學傳承、兩岸交流諸方面多所作為,始終為崑曲表演藝術之發展傳承奉獻心力。近四十年歲月的耕耘,已在臺灣培養出許多年輕的崑曲種子,並引領著這群崑曲愛好者,守護一座美麗的崑曲花園。
12/17-12/18腹內深功,一生執著歌仔戲-陳美雲+【陳美雲歌劇團】
陳美雲7歲進入「拱樂社」學習歌仔戲,10歲獲地方戲劇比賽之最佳童星獎,16歲即正式擔任當家小生,不僅廣受大批戲迷愛戴,更獲獎無數,在臺灣歌仔戲發展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。個性豪爽的陳美雲,功底深厚、唱腔高亢、身段細膩,1979年創團至今,始終堅持保存「內台戲」特有的傳統歌仔戲精髓,帶領一群具「腹內滾」能力的資深演員南征北戰,半世紀在舞台上成就最傳統、紮實的歌仔戲藝術。